互联网资本疯狂的时代,戛然而止!
亏本做规模,已经不适合大部分创业者了!
为什么大部分创业者不适合“亏本做规模”?原因很现实!
1、 没钱了。亏本做规模,不管是做互联网+,还是电商,或者跨境贸易,或者是快消品……所有需要做规模效应的,都需要大量资金来垫底!以前有互联网在,有资本在,有上下游的风口在,大家都憧憬着“赌一把”,现在不行了!
2、 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而且都被过去10多年的互联网模式“养刁了胃口”,“欲望”越来越大,即使创业者“亏本”在做规模,客户不下单购买,这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3、 “亏本做规模”,最后的结局大概率是利润特别低甚至一直亏损,而且是长期持续的这种状况!任何公司都是要赚钱的,不能做永远不赚钱的生意!互联网传统的做法是“先亏本做大规模”,然后“千团大战”、万里挑一、1-2家垄断,然后再涨价独自享受暴利,问题是国家和社会都不再允许这种“垄断”行为!所以,这种模式不可持续!
4、 如果创业者“亏本做大了规模”,那么这个细分领域就变成了一个“香饽饽”,太多的大资本、大平台、大玩家、大竞品争相杀入,而且他们的规模、成本优势更大,最后都被他们给摘果实了!创业者,新生品牌,需要做的是从大品牌不注意、不重视的小领域、边缘领域入手,然后形成自己的垄断竞争优势,再做大做强,这才是正道。
5、 最后一点,疫情和全球经济形势,使得国内外客户的腰包不鼓,大家都没钱了。既然没钱了,那么消费必然是降级。创业者“亏本做规模”,确实是在“亏本”,但是这个“规模”可能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所以“亏损”会远超“预期的亏损额”,创业公司更加亏不起!
从产业经济和创业周期来分析,接下来大部分创业者需要回归创业的本质,也就是赚钱!如何赚钱呢?
1、 单单赚钱。每个不同的创业阶段,创业公司有不同的成本,每笔订单都应该是赚钱的,不赚钱的生意不需要做。当然,特价做促销活动、特价广告效应除外。
2、 小而美的创业公司。一开始不要想着做大市场、大平台、大规模,做不到!小米创业之初,雷军那么牛逼的创始人加上超级光耀的创始团队,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超级大的公司规模!这需要一个发展壮大的过程。
3、 聚焦细分领域,成就细分赛道之王!在某个细分领域,成为王者,赚钱和做市场同步进行。
4、 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收获红利,不断收割效益!创业公司的成本不断下降,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价格下降幅度小于成本下降幅度,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公司的利润部分,这样创业公司可以一路发展、一路收获红利!
新时代,亏本做规模,可能已经不适合大部分创业者了!
创业公司,先活下来,再赢得长期发展!
北大毕业,20多年创业管理营销,国企外企民企上市公司经历,2家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主做富二代创业咨询、中青年创业咨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