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40岁打工人

被嫌弃的40岁打工人

来源丨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
作者|伍德
编辑|宋函
图源|图虫创意

“我的朋友圈,哪里有适合我的工作!”

9月的一天,徐力在失业大半年后,在朋友圈里发出了找工作的信息。徐力之前在大厂做过,今年上半年因为大厂不景气被裁,半年找工作下来,结果是屡战屡败。他将自己求职不顺的原因归结为,已经40岁了。

徐力有老婆有孩子,但老婆也没有工作,俩人都要自己上社保,杂七杂八,加上日常花费,每月就要两万多。

万般无奈之下,徐力在朋友圈求助:这位资深互联网专家,擅长文化阅读、亲子领域,内容、运营等等都通,人与流量资源比较丰富,愿意跨界到其他行业带团队做互联网业务。

徐力的经历让我想到最近热门的一些话题:大厂裁员、中年失业、40岁找不到工作…….

问题是,40岁为啥就找不到工作了?

徐力习惯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感悟发在豆瓣上,有时候也会发在他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

从他的文字记录中可以看到,没有工作后,他的日常生活基本上主要包括:做饭,跟朋友聚餐喝酒,找工作、投简历,读书,等等。有时候,从他文章的标题中就能看到他找工作的顺利与否,在一篇名为“一些幼稚思想”的文章里,他说道:

“我现在缺乏的就是行动,重要的、以强大的毅力和深思支撑的行动——没有工作,就去寻找一份工作;要挣钱,就去做挣钱的事……即便一年半载什么也没有做,没有挣到一分钱,活着就在过日子。”

被嫌弃的40岁打工人

在另一篇“比较幸运的一天”文章里,感觉他的工作似乎有了眉目,“先前谈的那份工作,我本来已经不抱希望,几乎完全放弃了……但竟然现在这份工作又有了希望……我很希望尽快开始一份新的工作,那种对新工作的恐惧现在好像也几乎不复存在了。”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看徐力的这些文字,能够充分体会到一个中年男人在失业后的境遇,焦虑、希望、失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某些恐惧。而他在因为找不到工作变得迷茫和无聊,甚至必须以喝酒来纾解时,也特别能让人理解。

可令人遗憾的是,最终,他的这份工作还是没有着落。在后来一篇记录中,他说又一次见面跟对方聊了之后,“感觉希望从前几天的90%,一下子降到了10%不到”。

徐力的经历不是唯一的。曾经在字节跳动做运营的李磊也是这样。他在今年北京疫情爆发时,各区轮流让打工人居家办公时辞职,理由是“受不了在大厂只做一颗螺丝钉”。按照以往找工作的经历,他觉得一个月就差不多找到新工作了。

可是,当他把能问的朋友都问了一遍,得到的回复包括“没有HC”“目前不招人”“公司正在裁员”等等负面消息时,他有点慌了。他开始四处投简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也不敢说辞职,每天正常出门,在外面待够了上班时间再回家。

辞职四个月后,没有一个靠谱的工作。每月他还有上万元的房贷,好在李磊的爱人赚钱还算稳定,还房贷加日常开销问题不大,但人到中年,这么难找工作,还是让他没有预料到。

被嫌弃的40岁打工人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剧照

在跨国公司做市场的林玲这半年来,也体会到找工作的不易。上半年,她受不了老板的颐指气使,实在想舒缓几天,就从自己干了一年多的外企裸辞了。

裸辞之后,她也没想着急找公司,因为孩子还小,她索性边带孩子边在招聘网站上投简历。可半年下来,也是没有一个适合她的工作,即便面试邀约也就收到两三个。

徐力、李磊、林玲,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年过40岁。他们遭遇到的找工作不顺,难道真跟年龄有关吗?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一篇传播很广的文章《人到中年,疯狂学技能》,说的是一些中年人,为了打破职场中的年龄歧视或者是为了可能到来的失业做准备,开始学起各种新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学剪辑、画插画、考各类资格证书……

这些中年人的焦虑可以理解。对于一些传统上被称为好职业的医生、律师、设计师来说,可以说越老越吃香,但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程序员、运营、产品经理等等职位,很可能有一天,说没工作就没工作了。

就连过去很热门的老师,都有可能失业。除非像文采飞扬、口若悬河的东方甄选董宇辉老师那样,才有可能下岗再就业,在直播带货领域杀出一片新天地。

被嫌弃的40岁打工人

我的一位亲戚,也曾经是董老师数万名新东方同事中的一员,在经历了去年的“双减”政策之后,也经历了大约两三个月的失业,好在她年轻,30岁不到,便很快再次在另一家“合法的培训机构”里,当上了老师——代价是今年整个暑假没有休息一天,天天在镜头前上8到10个小时的网课。

在一个人员快速更迭的行业里,年轻,当然是一个职场人被衡量的标准,久而久之,35岁早就成了当下打工人的紧箍咒,更不要说40岁了。

智联招聘2021年发布的一篇关于中高龄求职者的分析报告就提到,80.1%的中高龄求职者认为找工作的最大困难是年龄限制。随着年龄加大,被裁风险也在变高,在报告的受访者中,35-40岁、41-45岁、46-50岁、51-55岁的求职者被正常经营的公司因年龄因素裁员的比例分别为4.8%、7.6%、11.5%、20.6%,呈逐步升高趋势。

互联网公司当然也爱雇佣年轻的,在996盛行的时代,年轻毫无疑问就是生产力。

被嫌弃的40岁打工人

我一个曾经在字节跳动做运营工作的朋友说,在大厂上班就是一个拼体力的工作,他去字节的时候已经过了35岁,每天累得够呛,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他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可替代性非常强,“本质上说,我们的实习生也可以做我的工作。所以到最后大家就是比体力,看谁更能加班。”

在字节跳动2019年公布的官方数据中,该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7岁,90后员工占比为63%,80后员工占比34%,60后和70后只有3%。且在一线leader中,有50%是90后。

于是,在今年大厂的裁员潮下,首当其冲被裁的当然就是那些体力跟不上、待遇还很高的中年人。

从大厂离开的中年人,不管是主动辞职还是被动被裁,下一步都很尴尬。找工作,匹配的机会太少,毕竟年纪大、职级高。去创业,发现在大厂待久了,只会汇报和管理,具体的事完全不会做。

一位网友分析得到位:“因为大厂分工细、有协作、风险小,大概率按照这个系统的运转流程做事,就不会有啥大问题。但这样的工作一般是飘在天上,尤其是那些平台型公司,员工的动手能力更差。”

而我那位在字节待过的朋友则说,互联网大厂的成功逻辑,其实就是四个字——赶紧刷量,在这个前提下,人就是耗材。随便雇,完全不心疼钱。

“靠人把量刷上去,故事讲出去,上市或者是再融资。一旦形势不好,这些人就是耗材,直接裁。”

所以,中年人早晚要离开大厂,长痛不如短痛。

当然,也不是所有中年人找工作都难。

我的一个朋友王世杰,今年7月刚从一个外企离职,他今年也超过了40岁,此前在那家外企做市场公关负责人,他离职的原因是受不了让他做的内容,“格调太low”。

而且外企的文化他也不喜欢,“平时上班大家根本不聊天,所有人都互相提防,上班穿着也要求极严,比如男的不准穿短裤,女生不穿露胳膊、露肩,裙子不能短过膝盖等等。”这跟他之前待的自由宽松的互联网公司,大相径庭。

他一气之下从这家公司离职,哪怕是身上还背着每月上万的房贷,他也不想再忍了。整个8月,他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回了趟老家,又忙着装修刚买的房子。当然,他也找了一下工作。

9月初,他很快在一家新媒体公司上班了。我听说他的经历,很诧异,觉得他找工作太快了,他自己的观察是,今年形势确实不好,比之前找工作还是难多了,“面试邀约都少了很多”。

他觉得,中年人找工作难虽然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核心还在于自己有没有职场竞争力。对于一些替代性很强的工种,比如运营、管理等岗位,中年人确实不具备优势,“但如果是需要长时间经验和经历累积的,非你不可的岗位,中年人反而有优势。”

被嫌弃的40岁打工人
日剧《半泽直树2》剧照

其实,只要人有一技之长,不要说40岁,50岁、60岁,甚至70岁依然可以找到工作。

2015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实习生》,就讲述了一个老人退休后再就业的故事。

一个年近70的老头曾经是一位精明强干,事业有成的商人。老头退休后并不甘寂寞,他对忙碌而又充实的过去无比怀念,于是,他决定重回职场,成为了由安妮·海瑟薇扮演的年轻的时尚购物网站创始人的助手。

虽然在一个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工作,但老头曾经作为商人的经验依然帮了女老板很大的忙。老头最大的优点是,正视自己与社会的现状,不倚老卖老,不强调过去,只是默默地凭借自己的经验帮助年轻创业者继续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所谓中年人不好找工作肯定是一个社会现象,但真正落到每个中年人身上,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怎么改变自己,让自己更有竞争力,绝对是他们更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很多人会记得大导演李安也曾经失业过。那是他快到40岁之前,在长达六年时间里,他没有工作,在家里烧饭打扫带孩子,家里的开销完全由妻子一人承担。

李安并非完全找不到活儿干,中间他曾经想转行学习电脑,但遭到了妻子的极力反对,也有很多朋友帮忙介绍他去给各个剧组当帮工,但他认定这辈子就是要干导演,所以他拒绝打零工。

后来,李安成功了。他的故事,也成了许多人坚持梦想,不妥协自己的范例。但有人说的好,“李安要是后来没成功,恐怕就没人知道他这个人了。”

无论怎样,让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总没有错,李安要不是编剧、导演功力了得,在失业的那些年苦心研究,他也不会成为后来站上奥斯卡领奖台的那个人。

被嫌弃的40岁打工人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中年人一旦失业就很难找到工作了吗?

一个网友回答得很好,他说:“如果你平时有危机意识,你会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自我学习,提高自己行业市场竞争力。这样就不惧怕失业,到了中年应该也成为行业专家,很多人抢着要。”

事实上,人到中年,应该越来越明白一件事:要么吃人脉饭,要么吃技术饭。其他都是虚的,什么能力、头衔,都没有用。习惯在大厂混的中年人,一旦出来,发现这两项其实是减分项,因为大厂并不鼓励你发展人脉或技术。

我一位在大厂待过的朋友觉得,大厂出来的人,适用性非常差:类似于满汉全席里切葱丝的。

*文中徐力、李磊、林玲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森林服务号的头像森林服务号
上一篇 2022年10月3日 下午4:21
下一篇 2022年10月3日 下午8: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