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用滴滴打车没有选择权?

标题中的选择权是指乘客选择司机的权力:假设你发了一个出行需求,有3个司机接单,你完全有权力根据自己的偏好(比如车辆到达时间、司机的评分、你喜欢的车型等等)选择其中一辆来接你。

而滴滴现在的模式是你压根没有选择权,你发了出行需求,只能乘坐滴滴分配过的,接你单的司机的车,也就是滴滴把选择权交给了司机,而不是你。而且你如果多次取消出行,滴滴会对你有所惩罚。

从体验上来讲,对于一部分乘客来说,让乘客选择司机相比于让司机选择乘客会更好点,但是滴滴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交易成本和数据智能2个角度去考虑。

滴滴为乘客提供的打车这个功能,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给乘客提供打车的决策服务,也就是说如何帮助乘客以最低的时间成本打到最合适的车,又以最低的时间成本、最低的金额将乘客送到目的地,这是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去考虑,也就是如何降低乘客所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我们假设滴滴把选择权交给了乘客,你发出了一个出行需求,有3个司机接单,其中第一个是滴滴经过计算,你的等待时间、司机送你到目的地的时间是最短的,这个时候你可能基于自己的偏好(比如这个司机的评分相比于其他司机偏低,比如你不喜欢坐某个品牌的车)不选第一个司机啊,假设你选择了第二个司机,相比于第一个司机,从你发出出行需求,到你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多了10分钟,虽然这种情况你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是你自己的选择导致了这个结果,但对于滴滴公司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是滴滴的运营负责人,你会这样思考这个问题,假设某个城市在某一天的14:00,有一万个出行需求,如果这一万名乘客都选择了滴滴推荐的最优司机,按照这种方案,这一万名乘客从发出出行需求,到乘客达到目的地的平均时间是50分钟。而如果把选择权交给乘客,假设有5%的乘客并没有选择滴滴推荐的最优司机,按照这种方案,这一万名乘客从发出出行需求,到乘客达到目的地的平均时间是60分钟。作为滴滴运营的负责人,你还会选择让乘客基于自己的偏好选择司机吗?

从数据智能的角度来说,滴滴一定已经做到让算法帮助乘客做决策的效率大于了乘客自己做决策的效率,所以滴滴才放弃了乘客的选择权,牺牲乘客的部分体验,以达到整体运营效率的最大化。类似滴滴这种出行打车公司为什么估值这么高,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出行公司的智能匹配的算法很牛逼,这些公司都是数据智能公司,数据智能的标志就是公司的所有决策都是由机器(算法),而不是人工,未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数据智能。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司机接到了乘客的出行需求,也可以不接啊,那同样的道理,这样也存在整体效率并不是最高的问题啊?

第一从决策的难度来说,司机决定接不接这个乘客的决策难度要比乘客决定接不接这个司机的决策难度要低一些。

乘客要考虑司机接到他/她的时间成本、达到目的地的价格、司机评分、甚至是车辆品牌,还有一些其他不可控的个体偏好,而司机决定接不接这个乘客只有2个主要因素,第一是接到这个乘客所用的时间成本和完成这一单的金钱收益。

滴滴选择把这部分的决策的时间成本交给自己和司机,滴滴不想麻烦乘客再去做决策,滴滴已经做到,他们给乘客推荐的司机就是能够帮助乘客降低决策成本的最优选择,这其实是帮乘客做了选择,降低了乘客的决策成本。

第二,滴滴控制着出行需求的分配权。

假设司机同时接到了3个单,这3单其实都可以是通过滴滴的匹配算法计算后的最优选择,也就是这三个单让这个司机接、送的时间成本都是最低的,那这样司机选择其中任何一单,都是最优选择。这样就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不同乘客的不同出行需求,都是通过了滴滴匹配算法计算过的最优选择,这样做效率最高。

思考这个问题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就是,用户价值大于用户体验。滴滴虽然让用户放弃了选择权,但从价值导向,滴滴通过算法让自己的用户都能够更快的打到车,更快的到达目的地,能够更加节省用户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这才是给用户提供了最大的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森林服务号的头像森林服务号
上一篇 2022年4月7日 上午8:42
下一篇 2022年4月7日 上午8: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