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除了捡,还能怎么卷?

0

朋友,你喜欢肥皂么?

我说的是,正经肥皂。

肥皂可以说是大多数日化品的祖师爷。

无论是洗身子的沐浴露、洗发水,还是洗衣服的洗衣粉、洗衣液,它们的基本去污原理里不仅仅有肥皂的影子,连营销和品牌打法也都是肥皂营销玩剩下的。

宝洁、联合利华、高露洁甚至连箭牌,都是靠着肥皂起家,才建立了自己的消费品帝国。

捡肥皂这个词,对他们而言,就像是大师在电视广告上说自己违背了祖宗的决定。

想要理解快消品,就得先理解肥皂。

肥皂又分为洗衣皂和香皂,分为用于洗衣和洗身子。

由于简单,由于万能,肥皂原本是一个极好的消费品。

刚需,高频,所有人都得用。

但也正因为过于简单,也正因为过于万能,随着日化技术的不断提升,肥皂才刚刚开始统治世界,其日化之王的宝座就被它的徒子徒孙踢了下去。

洗衣粉、洗发水、沐浴露、洗面奶、洗手液,不断蚕食它庞大的王国领土。

肥皂,有点感觉被人捡了肥皂。

1

大家应该都看过《加勒比海盗》。

在戏里无论是海盗还是平民,都是脏兮兮的。

这其实挺还原的。

在戏里设定的17世纪,大家确实都不咋爱洗澡。

这种习惯源自于十四世纪夺走2500万人生命的欧洲黑死病。

在那个时候,普通人家里是没有沐浴条件的,都会选择去公共浴室。

在公共浴室群聚,让黑死病加速传播。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亲戚朋友从澡堂一出来,就得了黑死病。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得了黑死病呢?

A.去了澡堂

B.和得了病的人呼吸同一处的空气

C.洗澡

很多人选了C。

干脆不洗澡了。

由于很多人选择不洗澡,再加上当时的肥皂很难闻,销量也一直不温不火。

只有有条件在自己屋子里洗澡的贵族、教士和大商人,才会去买肥皂。

技术突破的动力是因为市场的扩大。

没有市场,也就没有人去提高效率,去实现进一步的技术升级。

直到18世纪末出现的勒布朗制碱法出现。

无论是四千多年前古希腊勒斯波斯岛上所用的“油脂与木灰混合物”,还是舒肤佳香皂,去污的原理都差不多,都是油脂与碱发生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即皂化反应结果的脂肪酸钠。

皂的制作过程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把油脂和碱加热用容器熬,在家就能做出来。

主要的制约条件是原材料。

油脂很容易获得,但碱比较难获取。

没有现代制碱工艺,也就没有肥皂产业。

广东人就把肥皂叫作番碱。

欧洲七年战争之前,肥皂用碱主要依赖于植物天然碱。

法国化学家尼古拉斯·勒布朗(Nicolas Leblanc)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优化了工业制碱法。此法传入英国后,英国的制碱工业快速发展,肥皂产业急速扩大。

肥皂成本的大幅降价,加上现代医学知识的普及,肥皂开始成为统治世界的日化大单品。

2

19世纪初期,英国肥皂产业规模已经雄踞全球第一。

狭小的内需市场供大于求,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需要一个全球大市场。

在大英向全世界倾销肥皂的同时,一个落魄的英国人来到美国寻找机会。

他的父亲在英国开过肥皂工厂,但因为英国市场太卷了,最终卷到破产。

他自己创业前也是在美国的肥皂工厂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用大锅熬肥皂。

1806年,这位名叫威廉·高露洁(William Colgate)的打工人在纽约创建了高露洁(Colgate)肥皂公司。

是的,这家日后大名鼎鼎的高露洁最早的时候并不产牙膏,而是生产肥皂、蜡烛和淀粉。

高露洁的第一支牙膏要等到1873年才出现。

1837年日化巨头宝洁(P&G)公司诞生,起家产品同样是蜡烛,以及肥皂。

此时欧洲各国政府送来神助攻,肥皂利润高,需求大,被列入征收奢侈税的品类。

间接保护了美国本土制皂业的发展。

因为没有奢侈税,美国人的肥皂价格更便宜,轻轻松松占领本土市场,并开始卷到欧洲。

1853年欧洲国家陆续废除肥皂税,但为时已晚。

美国制皂业此时已经壮大起来,并不怕欧洲老品牌的竞争。

商业这种东西,你要是不卷,别人就卷你。

1864年,美国人詹姆斯·阿特金斯发明了世界首台压皂机,肥皂进入流水化生产的时代,随后各类生产线设备不断改进,机器制造取代人力手工制造。

工业需要原材料,制皂业的原材料是动物脂肪。

19世纪,得益于广袤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美国畜牧业一派欣欣向荣。畜牧业是很多产业的上游,大量且廉价的动物油脂使得美国制皂企业的生产成本远低于欧洲同行。

机器更先进,原材料更便宜,内需市场更庞大。

你拿什么跟我斗啊,英国佬?

飞龙骑脸,怎么输?

3

目前全球消费巨头大多诞生于19世纪,比如宝洁、联合利华和高露洁。

它们最初都是做肥皂的。

在那个时候,家用日化品就等同于肥皂。

洗手,洗脸,洗澡,洗发,剃须,再加上洗衣服,全都用肥皂。

除了刷牙以外,肥皂可以解决一切。

既然大家都做一样东西,那不可能不卷。

南北战争给了宝洁机会。

北方军把所有的肥皂订单都给了宝洁,士兵们记住了这个牌子。

战争结束后,宝洁年营收高达数百万美元,成为美国肥皂市场的领军品牌。

1879年,宝洁推出廉价的Lvory肥皂,一举成为制霸全美肥皂业的拳头产品。

这款产品有一特点:它能浮在水面。

你洗澡时不会在浴缸下面摸索肥皂在哪,还能避免踩到肥皂导致滑倒的风险。

Lvory成了爆款,仅靠辛辛那提一家工厂完全满足不了需求。

宝洁要新建工厂才能来应付蜂拥而至的订货。

没有一款产品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Lvory也不是无敌般的存在。

一款爆了,就再来一款。

宝洁又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开发了不同品牌的多种肥皂产品,比如现在仍然知名的卡玫尔(Camay)。

品牌多了,竞争多了,别说和其他竞争对手卷,自己品牌之间都会卷。

就跟现在的QQ与微信争用户一样,左右互搏。

4

想要赢得消费者的心,就要占据他们的眼睛和耳朵。

上世纪30年代初期,广播是品牌商触及消费者的主要媒介。

想要在竞争中突围,必须占领这个媒介阵地。

已经站稳脚跟的宝洁加大了进攻的火力,开始大笔赞助晚间广播短剧,这些短剧以生活化的喜剧为主,时长有些短,但动辄几十集、上百集。

在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们靠着这些广播剧打发无所事事的一天,尤其家庭主妇把广播剧当作唯一的消遣。

喜剧片可以让大家笑一笑,暂时忘却生活的艰辛。

广播剧播出结束后你总能听到宝洁肥皂的广告。

听得久了,大家就把这些内容缺乏深度的连续剧统称为“肥皂剧”。

没错,肥皂剧这个词,就是这么诞生的。

肥皂剧让宝洁赢麻。

其它行业因大萧条的拖累一片惨淡,风景唯有宝洁独好。

但,其它肥皂品牌很快就卷土重来,宝洁肥皂之王的地位还没坐稳就开始动摇。

快消品就是一条极其卷的赛道,稍不留神就被人偷塔。

1946年,Armour公司的Dial肥皂开始在广告中宣传24小时抗菌保护。

肥皂除了捡,还能怎么卷?
(armour-dial股票凭证)

二战结束,因战争产生的传染病随着美国大兵一起回国。

Dial肥皂的宣传,刚好就戳中消费者的痛点。

解决痛点,就能获得市场。

Dial砸广告同样毫不心软,每年拿出200万美元的预算来打广告。

那个时候的广告投放还是很有效率的,拿出真金白银就很快做到了街知巷闻。

除了广告以外,还打价格战。

其它品牌卖50美分,它卖25美分。

1953年,Dial肥皂击败宝洁的Lvory、联合利华的力士(Lux)成为美国第一。

不止地球人用,太空人也在用,美国宇航员上太空都带上了Dial。

肥皂是那个时候最大的日化产品品类,谁拿到这个市场谁就是日化之王。

Dial至今还是美国第一大肥皂品牌。

虽然败给了Dial,但宝洁不亏,学习了老对手这套营销概念,在中国市场上就宣传舒肤佳24小时保护的。

经验这东西,要么自己琢磨出来,要么从对手那里抄来。

商业组织,最大的目标就是赚钱。

脸嘛,不要留着。

赚钱,不寒酸。

5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欧美就很少再出现新的肥皂品牌。

因为门槛太低了,谁都能做。

卷到最后,就是谁更有钱,谁更能把钱往火力丢。

当然,欧美卷不动了,其他国家卷起来了。

苏东、南美、亚太地区的新兴国家都有了地区性知名肥皂品牌。

但很快,大家都发现没得卷了。

因为肥皂的时代还存在不存在都是个问题。

肥皂的应用场景随着战后的日化革命而变得单一。

替代品太多。

上个世纪50年代,肥皂在欧美国家就已经只剩下了【洗身体】这个功能。

在衣服清洁领域,洗衣粉已经取代了洗衣皂。

原本占据肥皂约三分之一产量的洗衣皂自此在欧美销声匿迹。

原来负责清洁人身和衣物的皂,现在被砍掉了一半的功能。

又过了十年,洗发水给了肥皂第二击。

紧接着就是沐浴乳、洗面奶的出现,肥皂此时已经所剩无几的功能开始被取代,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鸡肋产品。

上世纪80年代,洗面奶在80年代就完成了对肥皂的市场超越。

十年后,沐浴乳在身体洗护领域也完成了对肥皂的超越。

然后就是剃须膏、脱毛膏、止汗剂产品。

存量市场,零和博弈。

这些细分品类越猛,肥皂市场就越小。

肥皂为数不多的功能,就只剩下了洗手。

从2000年开始,洗手液完成了对肥皂的最后一击。

肥皂也越来越不赚钱。

廉价的肥皂能给这些国际巨头带来的利润十分有限,对宝洁、高露洁、汉高而言,肥皂营收占比可以说忽略不计。

国际消费研究机构Kantar Wordpanel的数据显示,

2018年全球消费者在肥皂上只花了604亿人民币。

算下来不到一百亿美元。

看起来很大,但你要知道单单只是一个“帮宝适”品牌就能给宝洁贡献100亿美元的销售额。

既然不赚钱,自然不会对它有太大的重视,也就不会进行花钱投入到产品的升级上来。

五十年前的肥皂配方,放到现在照样可以用。

性感的来源,是神秘感。

一个已经没有秘密的产品。

自然也不性感了。

6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肥皂产量增长很快,靠着肥皂和暖壶(喝开水),国内传染病的病例急剧减少。

1988年,国内肥皂产量已经达到119万吨。

和世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在中国,洗衣皂占比远远超过用于个人清洁的香皂。

缺水、偏冷没有即时加热的热水器,普通人一年洗不了几次澡,对香皂的需求不大。

那个时候大家都去澡堂子洗澡,洗澡频次要比洗衣服的频次低多了。

香皂和洗衣皂的原理基本相同,但成分有差别。

洗衣皂以动物油脂为主,香皂以植物油脂为主。

动物油脂比较臭,需要添加大量增香剂掩盖臭味,闻起来有种“醇厚油腻的味道”。

植物油脂味道本来就比较清香,加上香精味道更加怡人。

所以洗脸用的soap才会被翻译成【香皂】。

而在八十年代以前,中国是很缺植物油脂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肥皂是以洗衣为主,清洁身体为辅。

国内厂商也很少生产香皂,除了缺少植物油脂的原因以外,还因为香皂生产的技术更为复杂,成本更高。

上个世纪60年代,洛阳厂曾进口意大利香皂全套生产线,结果缺这个缺那个,最终一块肥皂也没生产出来。

直到1988年上海制皂厂引进全套的联合利华生产线后,国内香皂产业才变得成熟。

但洗衣皂领域则完全是国内品牌的天下。

7

1985年,浙江丽水。

丽水本地的国营五七化工厂是全国118家定点肥皂企业之一。

成绩一直很稳定,排名倒数第二。

时任厂长庄启传很着急。

他跑到国内肥皂第一的上海制皂厂取经,想问问好学生怎么拿第一的。

上海制皂厂倾囊相授,并给了庄老师一个大订单:替上海制皂厂代工生产香皂。

靠着这笔订单,国营五七化工厂起死回生。并推出了日后名声大噪的纳爱斯牌香皂。

五七化工厂也改了个很洋气的名字:纳爱斯公司。

庄厂长决定再加把劲儿,做洗衣皂。

许多人并不理解庄厂长的这个决定,明明洗脸香皂利润高,技术成熟,并且已经初步打开了市场,怎么还去做市场早已饱和的洗衣皂市场?

庄厂长并不是飘了,而是因为数字容易骗人。

光看统计数字的话,洗衣皂市场的确已经饱和,还不仅仅是饱和,是产能过剩。

全国无数制皂厂为仓库堆积的洗衣皂销路发愁,有的厂子贴钱卖还卖不动。

但实际上卖不动不是因为没有需求,而是因为产品拉胯。

在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发明之前,肥皂对纺织物的洗涤去污能力挺拉的,但它却是唯一的选择。

国内的主流肥皂厂商为了节省成本,并没有添加各种利于去污的助剂和表面活性剂。

媒体宣传说纳爱斯历经各种技术攻关,让产品去污能力提高三四倍。

其实也并没那么玄学。

只不过是加入了洗衣皂本应该加入的成分。

但已经足够了。

不合格产品构成的红海市场不配叫红海,撑死了是个死海。

事实证明,庄厂长是对的。

1992年,雕牌超能洗衣皂面世。

因为增加了表面活性剂和各种去污助剂,雕牌洗衣皂比以前大多数洗衣皂去污能力强太多了。

并且改观了洗衣皂的造型:与过去的洗衣皂相比,雕牌洗衣皂造型独特,透明,中凹,而且香味很像洗脸皂的清香。

名字也起得好。

【超能】在广告法上很擦边,但却在宣传上很吸引人。

洗衣皂也好,洗衣粉也罢,因为不触及到人体,所以大家对去污能力尤为在意,对功能更在意,而不需要任何的品牌情感属性。

对于洗衣皂而言,【超能】这两个字就是最好的故事。

有了吊打友商的产品,接下来就是让消费者知道。

庄厂长咬咬牙拿出一百万在当时的《浙江日报》刊登了广告:

消费者剪下这个广告就能领到一块雕牌洗衣皂。

许多家庭主妇闻讯后特意排队去买《浙江日报》。

雕牌还没有卖爆,《浙江日报》先卖爆了。

种子用户们体验后,对雕牌的效果点赞,安利给友邻。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雕牌名声大噪。

纳爱斯和雕牌运气很好。

如果再早几年,雕牌洗衣皂的价格有点太贵,大家买不起。

如果再晚几年,洗衣机大规模普及,届时也就没了雕牌表现的机会了。

还是那句话,大家赚钱都是靠着天时,都是靠着窗口期。

窗口期打开的时候,要一口气吃下所有的红利,别停下来。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的吃。

8

1994年,雕牌成了国内肥皂的头牌。

纳爱斯尝到了打广告的甜头后,把获得的利润继续砸到营销投放上来。

单单1997年的一年里,纳爱斯投入的广告费就达1.3亿元,比宝洁、联合利华还猛得多。

当然比起付出,纳爱斯得到的回报要丰厚得多。

仅仅纳爱斯一家企业的各类肥皂产品利润,就占了全国同行业总利润的52%。

半壁江山,不过如此。

堪称洗衣皂领域的汪峰老师。

国外品牌在内地市场并没有推出洗衣皂品类,只能眼睁睁看着纳爱斯攻城略地。立白、上海制皂很快发布类似的产品,但已追不上纳爱斯的脚步。

雕牌就是那个年代的超级网红。

1999年,雕牌凭着超能皂积累的名气开始进军洗衣粉。

并给雕牌洗衣粉取了一个和雕牌超能皂很相近的名字:雕牌天然皂粉。

【天然】、【皂粉】这两个词组再一次证明了快消品的营销大战首先是比稿大赛。

大家相信雕牌超能皂可以洗好衣服,也就相信雕牌洗衣粉的去污能力。

而这一下子就打到了宝洁的大本营。虽然宝洁并没有洗衣皂,但是宝洁有汰渍洗衣粉。

2002年,雕牌光是在洗衣粉的广告费就超过了1.5亿。

紧接着是渠道大战。

由于雕牌超能皂的巨大成功,很多经销商主动找到雕牌,并且缴纳了金额不菲的预付金。这其实是渠道战非常重要的举措:预付金抽空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以至于经销商想“背叛”也没钱代理其他品牌。

超市、卖场、农贸市场,到处都是雕牌。

根据《2003-2004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

雕牌在北京、成都、重庆、武汉、西安五个人口超五百万的大城市均位列三甲,在重庆和武汉两地更是直接拿下了1/3的市场。

宝洁震惊了。

自进军中国市场以后,从未遇到过如此能打的对手。

宝洁专门制定了【射雕计划】:集中火力,干掉雕牌。

为此宝洁在2003年底先是以1.76亿元拿下了第二年的央视标王。

然后发起了价格战。

只要有雕牌的地方,就跟着汰渍。

汰渍从每袋3元降到每袋1元,最终才守住阵地。

但在洗衣皂的领域里,雕牌洗衣皂在国内的地位无人能撼动。

企业和人一样,一辈子有一次机遇就够了。

机遇来的时候,瞅准,再押注。

之后纳爱斯布局的洗衣粉、牙膏、洗发水等众多领域,虽然都算不错,很多处于行业前几甚至第一的位置,但像洗衣皂这样有极强统治力的产品再也没有出现。

在香皂方面,纳爱斯并没有取得类似的成绩。

与公司同名称的纳爱斯香皂销量始终并没有它的同胞品牌那么出彩。

9

1986年,力士香皂来到中国内地。

靠着包装和气味,力士和花王的香皂势不可挡。

甚至会被当作礼物送人。

力士虽然在美国并没有打败对手,但来到新兴市场却是货真价实的卷王。

广告、渠道、定位,都可以吊打彼时的国内厂商。

上世纪80年代,国内最为流行的广告语之一就是

“我只用力士” 。

1992年3月,舒肤佳进入中国市场,夏士莲、OLAY、强生紧随其后。

在销量排名前十的香皂中,几乎没有国产品牌,只有为数不多的国产品牌敬陪末座。

舒肤佳的全球化战绩并不突出,至今也只不过在十五个国家有售。对于宝洁这样的全球化巨擘来说,这成绩实在不算亮眼。但舒肤佳现在仍然是宝洁最重视的品牌之一。

它在中国太成功了。

为了应对外资品牌的大举压境,国产品牌只能依靠低价策略阻挡。

在一些价格较高的日化领域,国产品牌还能用价格优势挽回局面。

但在香皂这个品类上,这个办法完全不可行。

香皂本身太便宜了,完全不存在低价空间。

舒肤佳、力士、夏士莲等国际香皂品牌价格普遍在4元左右,而国产品牌大多3元。

差别有,但并不大。

即便大家手头不宽裕,也不会吝啬到会省1块钱的价差选择国产。

偶尔也有国产品牌发起冲锋,像以去螨为噱头的满婷香皂、中草药概念的两面针香皂都曾威胁到国际品牌,但没过多久也陆续败下阵来。

洋品牌无论是在渠道还是广告上都更有优势。

打得国产香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

1998年,国产香皂市场占比已不足10%。

到2010年市占比进一步下滑,下滑到没有再下的空间了。

于是香皂市场开始了“欧美大战”。

10

力士有个传统,打明星牌。

1928年开始,刚进入美国市场的力士向425名好莱坞女性赠送力士香皂,得到的回报是有414位女星愿意为力士代言。

到了1933年,愿意代言的好莱坞女星增长到600多人。

十个好莱坞女星,九个用力士。

哪个女性能拒绝和明星用同款香皂呢?

谁能拒绝女一号同款呢?

尝到好处的力士在中国也是用这招。

效果依然不错。

只不过,“果”对了,“因”错了。

力士卖得好并不在于明星宣传,事实上那些欧美女星大部分中国人并不认识。

打动消费者的是“国际品牌”、“味道好闻”、“包装精美”、“用完皮肤滑滑的”。

至于明星代言,那时的很多人没有太多对明星的崇拜情愫。

相对保守的中国家庭大概率也不会觉得力士广告女主有多漂亮,还会暗戳戳地骂一句:骚。

六年后更懂中国的舒肤佳就没有采用明星策略。

舒肤佳这个本土化的名字起得很好,和飘柔可以并列为“卧龙凤雏”了。

力士呢,听起来像是挖掘机品牌,很难和香皂联系在一起。

力士广告喜欢用美女明星打广告,凸显女性魅力。

舒肤佳广告则以普通人和家庭氛围为主,让注重家庭观的中国消费者很受用。

两种广告,两种路线。

宝洁在广告投入上毫不手软。仅仅是2000年10月份,舒肤佳的单月广告投入就有1032万人民币,而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力士不到一半,只有463万人民币。

差生基础本来就不好,还不好好做题。

2005年,舒肤佳市占率达到41.95%,超过力士的28%,遥遥领先第二名的优势持续至今。

舒肤佳约等于香皂,雕牌约等于洗衣皂。

这两个品牌成了各自产品品类的代表性标签。

11

2020年,中国洗衣皂市场约100亿,香皂市场规模约60亿。

怎么理解这两个数字呢?

洗衣液市场是300亿,沐浴露是200亿。

扣除通胀因素,中国肥皂产业其实是萎缩的。

肥皂行业走下坡路的原因和国外类似,替代品太多。

最近五年,在国内几乎看不到肥皂产品的电视广告,因为没必要。

除了上海制皂厂有限公司等极少数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已经不再把肥皂作为核心产品,包括舒肤佳、雕牌这些品牌的主力产品变成了沐浴露和洗衣粉。

但肥皂产业并没有像国外那样迅速衰落。

十年前家电下乡让中国农村基本实现了洗衣机九成以上的覆盖率,但洗衣皂仍然是洗涤主力,地位不逊于洗衣粉。

农村人口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有了洗衣机却不常用,觉得费水、费电,除了大件衣物外,平时中小衣物和纺织品还是用洗衣皂清洗。

在农村,洗衣其实是一种社交活动,三三两两的洗衣人群会一边洗衣一边讨论各种八卦。

有讨论八卦的兴奋劲儿,顺带着洗衣服都有劲儿了。

香皂情况似乎比洗衣皂要糟糕不少。

在沐浴、洗面的场景里,香皂已经失去了地位。

现在香皂最大的用途只剩下了洗手。

从非典到新冠,两次大疫让洗手液在中国的市场渗透高于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

据智研咨询2020年的数据显示,

洗手液市场规模达20多亿,相当于香皂的三分之一。

就目前的增速来看,未来五年洗手液市场份额也会大概率超过香皂。

另外一个活得还算不错的香皂,是硫磺皂。

在疫情期间,硫磺皂的销量就猛增许多。

现在年轻人还流行用硫磺皂的一个原因是:除螨、祛痘。

上海硫磺皂,简直是单品打天下。

说到除螨祛痘,当年满婷香皂就是这么宣传的。

香皂不是药,你想要真的除螨或者祛痘最好还是去医院皮肤科。

另一种近几年比较火的香皂是手工皂。

什么马赛皂、叙利亚皂、意大利皂,都是手工皂。

很多人对工业化很排斥,总要追求“手工”、“纯天然”。

可是,手工肥皂在质检、工艺和各类复杂的安全指标上怎么能和现代流水线相提并论呢?

而且手工生产也很难把握化学反应的精度,很难成批量生产。

手工皂更像是一种工艺品,一种超出了去污功能的艺术品。

12

肥皂可以说是对人类最友好的日化品。

有很多沐浴乳、洗面奶里的表面活性剂采用石油化合物成分,会有二恶烷残留,虽然剂量不足以影响健康。

而现在的肥皂基本都是植物油脂。

一个日化品,可以用来洗澡,可以用来洗头,可以用来洗脸,还可以用来洗衣服。

太好用了。

万能的东西,资本不太喜欢。

没办法吹牛,没办法讲故事。

功效简单,就是单纯的去污。

没有任何想象空间。

所以,肥皂才会如此廉价。

一个日本产的洗面奶可以卖500块,一个韩国产的人参洗发水可以卖100块,但是一块115g的舒肤佳只能卖3.2元,上海硫磺皂甚至长期徘徊在1块多。

洗衣皂更是不到两块钱。

越是简单直接好用的产品,越是赚不到花里胡哨的钱。

像极了,生活本身。

全文参考资料来源如下:

【1】.Alana Horowitz,How Procter&Gamble Became The Maker Of EVERYTHING You Buy For Your House【N】,Inside,2011.11.26

【2】.Which Soap is Best? 【R】,明尼苏达州州立卫生局,2008.6

【3】.Success Of Safeguard Soap By Procter and Gamble,Phdessay,2022.1.10

【4】.Ferris Jabr,Why Soap Works【N】,纽约时报,2020.3.13

【5】.李娟红,浅谈宋代笔记中名物训诂的方式【J】,汉语史研究集刊,2004年第001期P444-P454

【6】.文建平,雕牌缘何一飞冲天【G】,大众商务,2005.3.23

【7】.张隽,宝洁“射雕”,纳爱斯何去何从【G】,消费在线,2004.1

【8】.谷俊,宝洁VS纳爱斯:射与雕的骊歌【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4.9

【9】.刘卫东,从雕牌到纳爱斯【J】,清洗世界,2003.6

【10】.王鹏飞,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21.1,P1-P238

【11】.胡一翔,“纳爱斯”超常发展启示录【J】,当代经济,1999年第1期P28-P29

【12】.庄绰著:《鸡肋编》【M】,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29 页

【13】.谷俊,中国香皂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1年第6期P11-P12+P39

【14】.舒肤佳一马当先【N】,中国质量报,2004.11.08

【15】.刘兰红,发展中的肥皂市场【J】,日用化学品科学1997.6.3

【16】.联合利华中英文官网

【17】.袁鹤吟,再论中国肥皂工业现状及前景【J】,日用化学工业,1995年第2期P18-P23

【18】.朱婧,处处塑造差异化,舒肤佳后来居上【J】,当代经理人,2004年第3期P73-P74

【19】.汉高拟29亿美元现金收购Dial宝洁等对手静观其变【N】,新京报,2015.10.28

【20】.宝洁公司涉嫌夸大舒肤佳除菌功效被罚款20万元【N】,中国网,2021.8.23

【21】.王艳、谢琴琴,中国衣物洗涤品的发展历程及变革特征研究【J】,轻工科技,2020.9.27

【22】.张震、张春燕、孙珊珊、刘树玲,新型护肤抗菌型洗手液的试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5.8.8

【23】.赵晓飞,舒肤佳VS力士:平民路线与高贵形象的对决【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年第10期P54-P55

【24】.陈亚兰、郑伟鹏、王梓茗、钱楚芸、蔡铭升,常见市售香皂抑菌效果的比较研【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12.10

【25】.秦卉,肥皂与洗涤剂的历史【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6年第6期P62-P65

【26】.李晓婷,五种抗菌皂抗菌效果的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年第8期P23-P24+P27

【27】.裘冬东,香皂大王:P&G【J】,江苏纺织,1995年第9期P42-P43

【28】.胡青霞,香皂市场新进展【J】,日用化学品科学,1995年第4期P12-P14

【29】.1999年肥皂行业经济运行及相关情况【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0年第3期P38

【30】.严红蕾、董颖,硫磺皂对浙江大学生脸部蠕形螨防治效果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013年第3期P85

【31】.郑延平,使用硫磺皂治皮炎可行吗? 【J】,科普天地(资讯版),2012年第4期P10

【32】.验证抗菌肥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案【R】,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2013

【33】.张筱悦,洗护用品杀菌,99%是噱头【J】,家庭医药,2022.1.15

【34】.郭莹,前景堪忧的香皂市场【J】,上海综合经济,1997年第4期P41

【35】.张静波,庄启传:纳爱斯的生意经【J】,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6年第12期P21-P24

【36】.香皂市场拾零【J】,美国家庭日用品工业,1974.11.8

【37】.赵洁,近代上海肥皂工业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5.15,P1-P64

【38】.呼吁停止进口洋皂【J】,化工时刊,1989年第5期P38

【39】.纳爱斯官网

【40】.华奕轩,感受“国潮”魅力 上海制皂惊艳进博会【J】,上海化工,2020.12.15

【41】.香皂的生产和质量问题【J】,英国肥皂、香料和化妆品,1970年第12期P787-P791

【42】.近年来国外香皂、化妆品香精香型的变化概况【J】,上海日用化工,1974.12.15

【43】.陈谨,满婷——打造功能日化产品第一品牌【J】,中国化妆品,2005年第2期P36-P40

【44】.张静波,一块肥皂做到全球第五 外资世界500强都为他代工【J】,中国外资,2017.9.5

【45】.舒肤佳中英文官网

【46】.颜世璎,舒肤佳缘何后来居上【J】,中国外资,2004年第11期P61

【47】.张德昌,浅析皂类产品的发展趋势【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0年第 3期P29-P31

【48】.王倩,肥(香)皂市场及趋势【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9年第4期P6-P8

【49】.价廉物美并无优势——国产香皂市场占有率不足10%【J】,监督与选择,1998年第1期P39

【50】.陈锡康,我国肥皂工业的发展【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6.11.25

【51】.X生,肥皂消费的统计【J】,世界知识,1934.1.8

【52】.用橄榄皂“敲”开中国市场大门【N】,新华网,2019.12.15

【53】.陈烈勲、朱翰,浙江杭县新事业之现状【J】,清华大学学报,1917.3.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森林服务号的头像森林服务号
上一篇 2022年4月13日 下午10:03
下一篇 2022年4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