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雪节气,然而自己这里却并没有下雪,相反的还阳光明媚气温不错,下午的时候在阳台上晒了一会太阳懒洋洋的。
晚上找题材写更新的时候才发现今天竟然是大雪节气,为了烘托一些环境就找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配图。
闲逛的时候看了一篇文字,吐槽如今的互联网的一些现状,如今的互联网也确实是病了,确切的说是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了,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已经跟不上如今的发展节奏了,就像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的那一片天。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内容,有点长,大家随便看看吧。

我一直都是一个微博用户重度患者。
一直以来,在中文网络内容中,我只使用一个app,那就是微博。
我一不关注明星,二不关注营销号,三不关注热搜发生了什么事。
关注的都是一批批实打实的真人。
我不评论不分享,侧面观看别人五花八门生活,对我来说,就足够有意思了。
就这样,微博我用了很多很多年。关注了很多我从来没打过招呼,却感觉很熟悉的陌生人。
整个生态,对我来说,倒也是怡然自得的。
直到近几年,发现整个环境越来越不对。
首先,一半的人已经不说话了。要么走了,要不没了。
剩下的呢,我描述一下我现在登录后刷到的主页。
一半的人在发广告。
发广告这个行为我是可以理解的。
每个人都需要吃饭,我甚至会为了我喜欢的博主无脑花钱。
比如说,我很喜欢一个人,叫本冰。我喜欢她很多很多年了。
只要本冰微博一发广告,我就无脑下单。没别的,就是为喜欢的人花钱开心。
但是,当你打开主页,所有的人都在卖一样的护颈仪,蒸汽拖把,电动牙刷和小雨伞保险的时候。
你就知道,一定是哪里出了错的。
剩下另一半没有广告的人,我看来看去,只剩下了一个主题:
八个字我概括一下:「女的真惨」和「男的不行」。
我刷来刷去,所有的话翻来覆去,也说不出别的内容了。
让我挫败和失望。
我们是不是依然在父权社会之中?是的吧。
我们的两性平权是不是有很长的路要走?是的吧
我作为一个女性,是不是希望看到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是的吧。
但是,当你铺天盖地,只看到同样一种信息的时候,一定是哪里出了错的。
我不知道哪里错了,我只知道一定哪里不太对。
因为,我看到的,只有现象,没有任何现象背后的分析和解释。
说白了,只要现象足够有骂点,背后的东西,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在线下看书,刚读完了一本《私人生活的变革》。
作者是UCLA的教授,他从1971年开始,花了15年的时间,记录了哈尔滨一个小村庄,下岬村的变革,然后2003年出版了这本书。
虽然书里有点观点我不太认同,但是它真实记录了一个普通东北小农村在这些年的变革。
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关键点,我稍微概括一下:
1: 下辖村长期以来的大家族生产模式被彻底打破,家庭开始以小夫妻为主体,老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成为弱势群体。
2:个人权利上升,父权逐渐衰落。
3: 婚前性生活成为默认被许可的事情,且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在订婚之后悔婚,离婚群体增加,且主要是女性提出。妇女在婚姻和家庭中,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主权;
4: 青年一代在择偶中,对情感,消费的要求也是前所未有的。
当然,这本书,作者主要在讨论:集体化时代对本土道德世界予以社会主义改造,以及非集体智慧商品生产与消费注意的冲击,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个性与个人主义的兴起。他认为最终人会沦为无公德的自私个人。
总之,无论他的结论是什么,至少他的观察和记录是真实发生的。
我们的私人生活的确变了。一切都变了。
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下,老人是不能催婚催生的。
否则一定就是众矢之的。
而老人催婚催生特别简单,在他所有的生产生活中,有婚姻和有孩子的人,会生活得更好。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通往美好生活的所有途径。
至于这个途径放在今天,是不是依然符合现在的生产力,老人们没有答案。
他们没有能力,更没有精力去知道。
同样,在女性不平等问题被放的足够大的时候,一味去骂男性,真的能解决问题么。
同样,一味去骂所谓“打拳”的女性,也无法解决问题。
攻击某一个单一性别,和某一个特定的行为。
攻击的人觉得对方天理难容,被攻击的人觉得对方不可理喻。
整个过程,没人会觉得自己错的啦。
结果就是:每件事情一出现,两性矛盾先被放到最大。
然后互相攻击。然后互相挂攻击的内容,然后矛盾继续放大。
直到下一个事件的出现。
这就是,只描述现象,不给出任何原因和解决方案的必然结果。
因为我长年看到了太多的现象和表面描述。所以我解决方案能力巨弱。
曾经的我也气愤过,声讨过,怀疑过。
但是我发现真的解决不了实际生活的任何问题。
说个真实经历吧。
上周六,我回我爸妈家,浙江的一个县城。
我去澡堂泡汤,进了女更衣室,开始脱衣服准备去洗澡。
更衣室有个小朋友跑来跑去,看上去3岁的样子吧。
我仔细看了看,是个小男孩。
我的两性敏感度足够高,之前男孩进女厕的事情,被搞得沸沸扬扬的。
我当时是不太舒服的,但是也没讲话。
然后,也许是我确定性别的时候,看了小男孩太多眼了,他过来,在更衣室轻轻打了一下我的屁股。
当时我没有穿衣服。被打了一下屁股。
当时就非常生气,吼了一句:谁家的孩子,怎么能带进女浴室啊!
然后男孩子的妈妈和小姨马上就过来了。小姨跟我道歉,说是孩子把我当成妈妈了。
男孩子的妈妈,也许是为了做给我看,非常凶,骂了孩子,并让她儿子去一旁罚站。
我看了整个过程,后来放弃说话了,就走了。
孩子罚站挺无辜,错的是不该带他进来的他妈和小姨。
我脑子里想过很多种方式。
跟浴室沟通,禁止男孩子进浴室。
跟他妈妈沟通,跟她说明带男孩子进女浴室是错误 的。
发社交网络,写一篇煽动的文章向丧偶式育儿兴师问罪。
脑子转了一圈,最后选择什么话都不说,转头走了。
一个小县城,一个私人空间和个人隐私的概念本就没有发展了多少年的社会,一个责骂3岁孩子摸人家屁股为「打人不对」的妈妈。
我当下认为,我要线下沟通,只有两个结果。
对方妈妈觉得我:大题小作。
澡堂觉得我:没事找事。
大概只有发在社交网络会有水花,但是除了吵来吵去,似乎也没有可预见的其他效果。
最后浴室和妈妈向我道歉,然后回家说:“今天真倒霉。”
想了一圈,顿时感到疲惫。
心理上的疲惫。
转身去洗澡了。
我承认我并不是什么站出来改变社会的勇士。
我不是,我选择了走。
因为很累。
我解决不了隐私空间概念的在县城的普及 ,
我无法为丧偶式育儿的家庭提供解决方案,
我更帮不了一个浴室解决一个人带孩子来洗澡的妈妈入浴问题。
我大概只能在网上发起一波腥风血雨,一场无结果的腥风血雨。
于是作罢。
你说我们两性平等很好么?这不见得。你每天能看到大量的阴间新闻。
你说我们两性平等很差么?好像也不是。事实就是父权制以一种巨快的速度衰落,女性的自我觉醒和意识都在膨胀。
但是你说这种进步是互联网上的争吵带来的么?
我个人以为不是。
大家都在说,你的发声很重要。个人的进步就能改变很大的东西。
反正我不认为,我很怀疑这种微小的发声能改变什么。
生产力是怎么改变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科学技术,劳动力和资源和生产工具。
没一条是说互联网发声可以,尤其是一条只描述现象,而不分析原因的发声。
总之挺累的。
也许后来他们走的走,留下的都去卖护颈仪,蒸汽拖把,电动牙刷和小雨伞保险,都是因为累了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