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一天早上带娃去附近游乐场玩,快到午饭的时候我在美团搜了下附近的美食,2-4人餐98元,四菜一汤,还有小笼包和大米,感觉相当实惠,到了这家餐厅,环境不错,饭菜的味道也还不错。这么实惠的价格感觉真的很亲民,看了下这家的位置和开店的时间,会发现这个98元的套餐是个引流产品。

先用非常优惠的价格把人吸引来,如果觉得满意,会二次复购。想想这种引流的策略应用场景还挺多,比如超市的打折产品、在美团、抖音等APP上理发店也有比较低廉的理发券,相较线下会便宜挺多。网上的一些个人IP在初期也会推出自己的引流产品:9.9、19.9元等的基础课程。这些策略本质上都是用相对低的成本将客户吸引过来,客户的投入成本也非常低,等引流过来的客户在这里投入后觉得物超所值,比如饭菜确实非常美味,比如课程确实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新知,就会慢慢成为这里的忠实客户,这时候餐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个人IP已经被大众所接受,盈利能力将大大提升。我们在培养一个习惯时,也基本是这样的逻辑。开始时,如果投入较高的成本,比如锻炼时间过长,就会很难坚持。

微习惯就是一种低成本引流的途径,让大脑不至于太排斥,接受度提高,所以开始一项习惯时通常从简单的动作或步骤开始。随着习惯不断的被强化,大脑逐渐接受一点点的增强,身体获得了锻炼带来的正反馈,进而强化习惯的培养。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更愿意去做容易完成的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当一件任务较为复杂时,大脑的接受成本非常高,自然很不乐意。如果我们将这件事进行分解,拆解成一件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就更容易完成。

前段时间,家里厨房下水道堵了,我像往常一样本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原则,一顿操作仍然没有效果,这时我老婆来了句,看看抖音上有类似的问题解决办法吗?于是我拿来手机,打开抖音搜索下水道堵了怎么解决?不一会就找到了办法,很快下水道就疏通了。也许看起来挺正常的一件事,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又或者我们会在大多数情况下想到吗?这个案例所蕴含的道理是:当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时,思考下其他人可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吗?他们是怎么解决的,这基本上可以解决绝大多数我们面临的问题。当孩子出生时,作为第一次做父母的我们,对很多遇到的养娃问题都不知道如何解决,咨询下你周围有过带孩子经验的叔叔阿姨们或许很快就知道怎么解决,实在不行抖音搜索下也会找到很多方法。

我家老大刚出生时,经常起湿疹,还经常红屁股,我老婆就会咨询她身边有娃的朋友和同事,他们是否遇到类似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从他们那里获取了很多好的建议。当孩子上了学,部分家长们为孩子教育真是操碎了心肝,恨铁不成钢,他们其实也知道这是绝大多数家长面临的问题,所以向身边比较优秀的家长咨询下建议,或许能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

李笑来的家庭教育社群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此而产生,众筹养娃,用正确的理念教育孩子,跟其他家长一起分享教育理念和问题,或许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家长的焦虑。刚做主管时,我不会给组内小伙伴开会,每次开会前都是考虑半天,这次开会应该聊点啥?总之特别痛苦。

突然有一天茅塞顿开,向身边人学习呀,那我应该向谁学习呢?我的直接主管显然更合适,他与我都面临类似的问题,一方面业务方向一致,另一方面他相对我身边的人更优秀。那我就去学习他怎么给我开会,我就按照他的模式复制一份,当然复制完要做一下简单的调整,能够符合组内周例会的调性。按照这种方式每次有基本固定的几个主题,若有一些临时讨论的内容加入临时议题就可以了。所以现在给项目组开周例会一点也不担心了。

我跟周边几个资深的主管聊了下,他们大致也是这样的套路,或许这种方式并不是最好的,但总比我每次瞎琢磨关键是效果也不好强好几倍。我在做项目管理时,苦于不能按时了解项目成员的风险,从而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向上级反馈。于是我就思考哪些领域存在类似的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国家对一些安全事故的处理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他们的解决方法一定是经过专家论证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于是我上网搜索,发现国家对安全事故有明确的等级划分,比如特大安全事故、重大安全事故、一般安全事故等,针对每个等级会有相应的反馈机制,对应到我的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风险也可以划分几个等级,当遇到相应问题时,按要求进行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其实归类来看也就是典型的几类:向优秀的同事请教遇到类似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但大多数人会碍于所谓的面子或自尊不愿向他人请教,最后一直停滞不前。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问自己之前是否遇到类似成功的案例,当时是如何解决的?

2、读书,看前人是否遇到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3、向身边遇到类似问题的人请教,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案例,随时给你正确的指导。

4、思考其他成熟的领域是否面临类似的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雷军在一次演讲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遇到的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找个懂的人问问。所以不要停留在自我的挣扎中,多思考问题的相似性,看透事物的本质,向外求助,向牛人请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森林服务号的头像森林服务号
上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