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时代真的落幕了

看到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终身教授江平逝世的消息。从书架上翻出《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扉页上是我手写的购书日期“2010.12.2”,这本书的出版日期是2010年9月。2010年恰是江平先生80寿辰。买书人大学毕业刚一年。十三年了。新闻上说,江平先生享年94岁,而百度百科上的信息是江平1930年12月生人,算的是虚岁?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江平这个名字,更不知道年轻人了解过他的事迹后是何感触。我与江平先生并无交情,但在我当年所处的圈子,江平的名字是无人不知的。惭愧的说,我对他的思想并无深入持续的研究。这本《沉浮与枯荣》当年对我肯定有触动,不仅因为书里有我的写写画画,而且我每次搬家都把它带着,从北京到苏州。今年终于舍得卖一些旧书,这本却属于我不会动的那群书里的固定一员。每当看一看它们,我都觉得内心很安定,像老朋友一样。

只是不少老朋友,已经很久不往来了。现在的年轻读者可能想不到,仅仅十来年前,“法治”“程序正义”“公共利益”以及相关的一系列词组在媒体和网络上还是非常热门的,甚至会成为茶余饭后乃至酒酣耳热之际的讨论话题。曾经跟我讨论这些不值钱问题的朋友,早已分散并且疏远。只是记忆还没有完全消失,他们的书架上大都应该也有这本《沉浮与枯荣》。“沉浮与枯荣”这个书名,来自江平自己写的一首词《临江仙·悲歌》:“千言万语满胸臆,欲诉欲泣无从。长吁三声问天公,为何射日手,不许弯大弓。翻云覆雨人间事,过耳过目天穷。

谁主沉浮与枯荣?欲平心中愤,唯唱大江东。”这两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上一个时代落幕了。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讲,每一种时代划分的方法都是武断的,一定可以举出很多反例来挑战。但从个人感受来讲,一个过去的时代就像一个物体一样清晰,有棱有角,有光明有阴影。你有时候忍不住在心里去抚摸它,过一会又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太多。可是从本质上来讲,不论时代还是社会,都是人想象出来的。假如人类失去想象能力,文明早就崩溃了。江平的发力发热的年代主要是1980年代。1980年代是一个神奇的年代,我有一个不正规的说法,1980年代发源于1976年,而直到2010年代仍有余波和回响。

所以我毕业后的那几年,便置身于1980年代最后的余晖之中。在这余晖中,我基本完成了从校园到真实世界的思想转型,所以我感谢那段时间。在当今的舆论场,“法治”已经是一个非常冷僻的词了,以至于我打出这个词都有点犹豫。但是根据我对法治的粗浅理解,现代法治就是以说理而非强制的方式解决分歧。正如康德说启蒙运动的真谛便是,有勇气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我想我们还是可以相信理性的。

不是相信理性是孙悟空,哪天会驾着七彩祥云来拯救我们,而是相信理性作为一种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生命深处。理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我们有时候会辨认不出理性的形象,但我们并没有失去它。1277年,布拉邦的西基尔被巴黎大主教判为异端。但丁曾这样写道:“那是西基尔的永恒的光,他在巴黎麦秸街讲演的时候,用三段论法推论出真理,引起了憎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森林服务号的头像森林服务号
上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